簡 介 英文名Rice“1-chu-hsing” 為害水稻。國外分布于印度,國內分布于云南和四川局部地區。 [為害癥狀]主要為害穗部。受害水稻抽穗前,病菌在穎殼內長成米粒狀子實體,將花蕊包埋在內,殼內子實體從內外穎的合縫延至殼外,形狀不一,外殼漸變黑,同時還有菌絲將小穗纏繞,使小穗不能散開,抽出的病穗直立圓柱狀,故稱“一柱香”。有時部分小穗受害后雖仍能散開,但穗?;静粚崱2∷氤醯{色,后變白色,上生黑色粒狀物,即病菌的子座。 [病原]稻柱香菌Ephelis oryzae H.Syd.,屬半知菌亞門柱香菌屬真菌。(1)形態:分生孢子座黑色,散生,淺杯狀或凸出,圓形,直徑1~1.5mm,表面生分生孢子層;分生孢子梗分枝,無色,密生于分生孢子座上;分生孢子棒狀,無色,單胞,直或稍彎。(2)特性:菌絲生長適溫為28℃左右,在8℃及34℃時均不能生長;分生孢子萌發適溫為26℃,孢子在18~30℃間可發芽。孢子抗旱力強,貯藏162天后其發芽率仍可達32%。 [侵染]病原以分生孢子座混雜在種子中存活越冬。帶菌種子為第2年病害的主要初侵染源。帶菌種子播種后病菌從幼芽侵入,造成當年發病。病菌在稻株體內隨著植株的生長發育而擴展,在稻株抽穗之前,病菌已進入幼穗為害。育旱秧有利病菌侵染。 [發生規律]育旱秧有利病菌侵染。形態特征生活習性防治方法(1)檢疫:加強檢疫,嚴禁病區種子調入無病區,防止帶菌種子進入無病區,從無病區引種。(2)種子處理:播前采用鹽水選種或泥水選種汰除病菌分生孢子座;或用50~55℃的溫水浸種10分鐘,可基本殺死種子上的病菌。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