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 介 英文名Sugarcane nematode 甘蔗線蟲病是我國蔗區的主要病害。廣東、廣西蔗區減產16%~23%,臺灣蔗區減產21%~38%。蔗區均有發生,南方蔗區發生嚴重。 [為害癥狀]主要為害根部。新根受害時,蔗根上密布細小黑褐色斑點,生長停滯,短小、纖細。有些蔗根受害后端部腫大呈白色或淡黃色的瘤狀多受害嚴重的蔗根基部黑色,部分蔗根腐爛。地上部分發育不良,葉片自心葉向下逐漸失綠、淡黃,葉鞘短窄,蔗株漸矮小,分孽少。 [病原]害甘蔗的線蟲共有15個屬,主要病原線蟲為矮化線蟲屬的線蟲Tylenchorhynchusspp.。(1)形態:矮化線蟲屬的蟲體呈圓筒形,體長0.5~1.7mm,體寬約0.03mm,體表環紋清楚,有4~6條側線,有長0.016~0.027mm的粗大口針和發達的基部球,峽部細長,尾短,有賁門。雌蟲有對生的2個卵巢,尾圓形或圓錐形,且末端鈍圓,雄蟲的尾稍彎曲。(2)特性:矮化線蟲大多在根際土中交配產卵,每頭雌蟲可產卵400~700粒。從卵孵化的幼蟲在卵內發育而完成第2次蛻皮,出卵后即為2齡幼蟲,2齡幼蟲在蔗根際土中尋找新長出的蔗幼根進行侵染。2齡幼蟲經過二次蛻皮變成4齡幼蟲后再經1次蛻皮即為成蟲。在粘質土蔗根里,在18~28℃適宜條件下,完成整個生活史需22~28天,成蟲可存活46~55天,每年可完成4~9個世代。矮化線蟲大多分布在蔗地土壤深0~60cm處,以距地表5~35cm處最多。 (3)寄主。甘蔗、番茄、煙草、甜菜、甘薯、豆類、瓜類、香蕉、菠蘿等數百種植物。 [侵染]矮化線蟲以成蟲、幼蟲、卵在甘蔗宿根和蔗根際土壤中越冬。蔗種長出蔗根或宿根蔗新根初長出時即為害。線蟲幼蟲用口針刺入甘蔗幼根表皮取食,營根外寄生生活,同時,線蟲還向蔗根注入其食道腺分泌液等有毒分泌物,使蔗根細胞液化而壞死,甘蔗生長受到抑制。在田間線蟲主要靠流水、病土、農機具、病蔗碎根以及蔗種等進行傳播擴散。 [發生規律]宿根種植年限越長、連作次數越多,發病越重。形態特征生活習性防治方法(1)農業防治:輪作實行輪作是防治甘蔗線蟲病經濟而有效的方法。可與水稻、玉米、洋蔥等輪作。收獲甘蔗后深耕土壤并適當休間,可大大降低土壤中線蟲密度。增施有機肥,病蔗地翻犁后,應將蔗蔸撿出集中燒毀,均可減少發病。(2)化學防治:新植蔗下種時,用殺線劑撒施于蔗種兩旁,或春天在宿根蔗蔸兩側開淺溝撒施,施藥后即施有機肥并覆土。10%克線丹顆粒劑60kg/hm?,或10%克線磷顆粒劑60kg/hm?撒施。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