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 介 英文名Sugarcane smut異名甘蔗鞭黑穗病、甘蔗黑粉病 甘蔗黑穗病在華南、華中和西南等蔗區都均有發生。發病品種發病率可高達50%,甚至更高,造成產量損失嚴重。 [為害癥狀]主要為害蔗莖梢部。該病最明顯特征是病蔗梢頭具一條向下卷內的黑色鞭狀物。鞭中央是由薄壁組織或維管束組織構成的心柱,外圍包著一層厚垣孢子。甘蔗受害后,生長點因受病菌刺激抽發出一條鞭狀物,長度可由10~100 cm,似鉛筆般粗細。初長出時呈白色,外表有一銀灰色的薄膜包裹,后期鞭狀物成熟變黑色,薄膜破裂散出黑粉,這就是病菌的厚垣孢子。黑粉散盡后便剩下一條灰白色維管束纖維組織。 [病原]病原為甘蔗硬黑粉菌Ustilago scitamineaSyd.,屬擔子菌亞門。(1)形態。①厚垣孢子棕色或黑色,近球形,單胞,大小5~6μm。②擔子3~4個細胞,每一細胞產生1至數個擔孢子。③擔孢子透明,橢圓形。(2)特性。該菌有不同生理小種。厚垣孢子萌發溫限6~36℃,最適25~30℃。當土壤潮濕時,孢子可以48小時內全部萌發;在干燥土壤中,孢子可存活數月至1年。侵染](1)菌源。主要以厚垣孢子落在甘蔗蔗芽的鱗片后面越冬,也可以在土壤中越冬或萌發后暫呈休眠狀態潛伏在蔗芽中越冬。 (2) 傳播。遠距離傳播,主要是帶病的甘蔗種芽傳播,在田間傳播又是由氣流、雨水、昆蟲和人在地里工作走動將病原菌傳播到其它蔗株的甘蔗芽翼上或土壤里。病原菌有的當年萌發使甘蔗側芽或分蘗發病,有的則休眠到第二年溫度適宜時才使蔗株發病。 [發生規律](1)寄主抗性。品種間抗病性差異明顯。(2)環境因素。冬季干旱,病菌存活率,成形累積;春季高溫多雨,利于發病和病害蔓延。(3)栽培因素。宿根蔗田發病重,宿根年限愈長,發病愈重。梢頭苗做種地較整株做種地發,病輕。形態特征生活習性防治方法(1)種子處理。選擇無病或少病種苗,用52℃熱水浸種18~30分鐘或50℃熱水浸種30分鐘至2小時,對防治黑穗病效果好。(2)農業防治:選用抗病品種,如新臺糖1號、9號、10號、16號、25號等品種等。及時拔除病株弱苗,減少病源,防止孢子散落,最好割下黑穗,集中燒毀,切勿隨意丟放和喂牛,避免隨風飛流,二次感染傳播。合理輪作,減少宿樁年限,黑穗病在宿樁上感染較重,新植蔗感染較輕;加強田間管理,及時施肥培土,增強抗病能力;新植蔗種植時,用生石灰水浸泡蔗種2小時左右,可以有效預防黑穗病。(3)化學防治:用熱水加藥劑浸種,殺菌效果好,藥劑可用2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 500倍液,或50%克菌丹可濕性粉劑 500倍液,或80%噴克可濕性粉劑 500倍液。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