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 介 英文名 青蛾蠟蟬學名Geisha distinctissima,屬同翅目,蛾蠟蟬科。為害茶、油茶、柑橘、葡萄等多種植物。 [為害癥狀]以成蟲和若蟲吸食植物組織汁液。 [發生規律]青蛾蠟蟬一般1年發生1代,廣東、廣西1年2代。以卵在茶樹等枝梢內越冬。在湖南長沙,若蟲于翌年5月上旬開始孵化,5月中旬為孵化盛期,6月中旬成蟲始發,下旬盛發;7月中旬始卵,8月上、中旬盛卵。成蟲盛發于6月下旬至8月上旬,8月中旬后成蟲數量減少。若蟲都共四齡。每雌產卵20粒左右。卵多產于中、下部的新梢皮層內,也有的產于葉柄內或從葉背產入葉片組織內。一般為散產,也有3~5粒縱向排列成行的。產卵痕黑褐色,較明顯。 [形態]成蟲體長5~6,至翅尖9~10,翅展18~21。綠至黃綠色。前翅槳狀,臀角成銳角尖翹,翅緣尤其外緣及后緣赭褐色,寬而明顯,后緣近端部有1赭褐色斑。后翅玉白色,微綠,半透明。胸背有4條金黃色縱紋。體綠色,較狹長,胸背外露,有4條紅褐色縱紋,腹部披有白蠟,腹末有2束絹狀白蠟絲。 [習性]初孵若蟲較活潑,孵化后,即向茶叢下部陰暗處爬行。一、二齡若蟲喜群集在徒長枝或下部嫩枝上取食。各齡均各固定一處取食,最多的1葉上可有若蟲10多頭。三、四齡若蟲則向茶樹中、上部遷移,常2頭或數頭在嫩梢枝條上取食,芽葉上很少發現。若蟲喜陰濕,怕陽光,受驚后彈跳逃逸,且常留下尾部白色毛束。成蟲羽化后在枝條上取食,少數在葉背取食,耐饑力差,飛翔力弱,無趨光性。羽化后1個月左右開始產卵。 [防治](1)農業防治。在成蟲發生盛期,可用捕蟲網捕殺。蠟蟬均產卵在枝梢中,產卵痕明顯,可在秋末和早春,結合茶園修剪,剪除產卵蟲梢,帶出園外銷毀,以減少蟲口基數。(2)生物防治。茶園嚴禁捕鳥,人工遷放捕食性昆蟲,在蜘蛛和天敵昆蟲多時,盡量減少藥劑的使用,以充分發揮天敵的自然控制作用。 (3)藥劑防治。若蟲盛發期可噴施80%敵敵畏1500~2000倍液,50%馬拉松1000~1500倍液,40%樂果2500倍液或25%亞胺硫磷800倍液均有效,但須注意將茶叢中上部葉片背面噴濕。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