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 介 英文名Tomato sooty blotch 煤污病是番茄的一種普通病害。各地均有分布,主要在保護地中發生。一旦發病病株率可達60%以上,對產量和質量都有影響。 [為害癥狀]主要為害葉片,也為害果實。(1)葉片。病初在葉面和葉背產生平鋪狀白色霉堆,以后漸變成灰黑色至黑褐色的霉堆。隨病情發展,病葉黃化,霉斑背面葉肉組織壞死,形成大小不等的病斑。嚴重時葉片上病斑密布,短期內葉片枯死。(2)果實。病原侵染果肉,也會在表面產生平鋪狀白色霉堆,后期變黑,影響果實著色品質。 [病原]病原為多主枝孢Cladosporium herbarnm Link et Fr.和大孢枝孢Cladosporium macrocarpum Preuss.均屬半知菌亞門真菌。分生孢子梗褐色,橢圓形,直立,上部稍彎曲;分生孢子有隔膜1~3個,大小(10~18)μm×(5~8)μm。大孢枝孢菌分生孢子梗褐色,簇生或單枝,微彎曲;分生孢子淡褐色,橢圓形。 [侵染]病原以菌絲和分生孢子在病葉、土壤及植物殘體上越冬。春天產生分生孢子,借風雨及蚜蟲、介殼蟲、粉虱等傳播蔓延。 [發生規律]蔭蔽濕度大棚室易發病。梅雨季節發病重。 [防治](1)農業防治:收獲后及時清除病殘體,以減少田間菌源。棚室要通風透氣,雨后及時排水,防止濕氣滯留。(2)化學防治:在點片發生階段噴40%滅菌丹可濕性粉劑 400倍液,或40%大富丹可濕性粉劑 500倍液,或40%多菌靈懸浮劑 600倍液,或50%多霉靈可濕性粉劑 1 500倍液,隔15天噴1次,根據發病情況防治1~2次。采收前3天停止用藥。及時防治蚜蟲、粉虱及介殼蟲等傳播介體,可以有效預防病害的發生。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