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 介 英文名Eggplant Phtyophthora fruit rot [為害癥狀]主要為害果實,有時也為害幼苗和嫩梢。(1)苗期。幼苗發病,先在基部產生暗褐色水溢狀斑,后期縊縮或倒伏,無立枯現象。(2)果實。果實發病果面先出現1cm大小凹陷斑,圓形至橢圓形,后期變褐軟腐,擴展迅速。潮濕時病部長出白色綿毛狀物。嚴重時常造成落果。(3)貯運。運輸貯藏期,病部繼續擴展腐爛,有時產生灰褐色霉層。 [病原]病原為致病疫霉Phtyophthora infestans (Montagne)De Bary.屬鞭毛菌亞門真菌 [侵染]病原可在馬鈴薯塊莖上越冬。條件適宜時產生孢子囊經風雨傳到番茄、茄子上,成為初侵染源。病斑上產生分生孢子后借風雨傳播蔓延,進行再侵染。 [發生規律]田間降雨后出現發病高峰,長江流域5~6月份梅雨和8~9月秋雨,北方7~8月份雨季均易發病。氣溫28~30℃高溫條件利于發病,尤其是在高濕或連續陰雨條件下,該病擴展迅速。生產上連作地或地勢低洼、排水不良、氮肥過多發病重。在收獲、運輸、貯存及銷售過程中通風不良或遇雨、濕度大、堆積過多、貯存時間過長,果堆內部呼吸作用旺盛造成溫度升高濕度大利于該病發生和蔓延。 [防治](1)農業防治。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避免偏施、過施氮肥。采用高畦或起壟種植,合理密植,雨后及時排水,防止濕氣滯留。(2)化學防治:雨季來臨前及時噴灑30%堿式硫酸銅懸浮劑 300~400倍液,或77%氫氧化銅可濕性粉劑 500倍液。發病高峰期噴灑72%克露可濕性粉劑 800~1 000倍液,或70%乙膦?錳鋅可濕性粉劑 500倍液,或69%安克?錳鋅可濕性粉劑 或顆粒劑 1 000倍液,隔10天噴1次,連續2~3次。采收前3天停止用藥。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