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 介 英文名Eggplant Septoria spot異名茄子斑點病 [為害癥狀]為害葉片、葉柄、莖和果實。發病時先在在茄子葉片背面的出現小圓斑,水浸狀,逐漸擴展到葉片的正面和果實上。發病中期,葉片上的病斑為圓形,直徑1.5~4.5mm,中間灰白色,邊緣深褐色。發病后期,斑面上有許多黑色小粒點。 [病原]病原為番茄殼針孢Septoria lycopersici Speg.屬半知菌亞門真菌。(1)形態。分生孢子器黑褐色,球形,壁薄,孔口部色深,無乳突,埋生于表皮下,發生后期部分突破表皮,外露呈小黑點狀。分生孢子無色,線形,微彎,針狀,頂部較尖,基部鈍圓,長度變幅很大,寬度一般穩定。有隔膜3~9個,大小(45~90)μm×(2.3~2.8)μm,數量大,成熟后由孔口逸出。番茄斑枯病原在PDA培養基上的菌落為黑色秕粒狀,致密,隆起,生長緩慢局限,少或無氣生菌絲。(2)特性。病原發育適溫22~26℃。分生孢子52℃經10分鐘致死。高濕利于分生孢子從器內溢出,病原生長適溫為22~26℃,適宜相對濕度92%~94%。若溫度高于30℃,病原則不能生長。(3)寄主。寄主有番茄、茄子、馬鈴薯及茄科雜草。 [侵染](1)越冬與初侵染源。病原以菌絲和分生孢子器在病殘體、多年生茄科雜草上或附著在種子上越冬,成為初侵染源。(2)傳播特點。病原借風雨傳播或被雨水反濺到茄子上,從氣孔侵入,病部產生病原擴大為害。 [發生規律]多雨季節,特別是雨后轉晴及茄子生長衰弱、肥料不足,易發病。氣溫20~25℃,潛育期4天左右。 [防治](1)種子消毒。用50℃溫水浸種25分鐘,晾干后播種。(2)農業防治。重病地要與非茄科作物實行3~4年輪作,最好與豆科或禾本科作物輪作。采用高畦栽培,避免畦內積水,降低田間濕度。增施磷、鉀肥。收獲后,要徹底清除田間病株殘余物和田邊雜草,集中漚肥,經高溫發酵和充分腐熟后,方能施入田內。(3)化學防治。播種時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 10g/m?拌細土2kg制成藥土,取1/3撒在畦面上后播種,然后將其余藥土覆蓋在種子上面。苗期發病可噴施60%福美鋅500倍液,或50%克菌丹500倍液,隔5~7天噴1次。定植前,苗床噴1∶1∶240倍波爾多液。成株期特別是結果的雨后,噴施80%新萬生可濕性粉劑 500~800倍,或65%萬霉靈可濕性粉劑 500~800倍,或40%氟奎唑乳油 5 000~6 000倍液,或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 500倍液,或70%乙膦?錳鋅可濕性粉劑 500倍液,隔10天噴1次,連續2~3次。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