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 介 英文名Red-costate tiger moth異名紅袖燈蛾、紅邊燈蛾 紅緣燈蛾Amsacta lactinea (Cramer)屬鱗翅目,燈蛾科。各地均有發生。為害白菜、蘿卜、菜豆、玉米等多種植物。 [為害癥狀]幼蟲孵化后先咬食葉片下表皮和葉肉,留下表皮和葉脈,受害葉面出現斑駁的枯斑。3齡以后蠶食葉片,咬成缺刻。爬行迅速。幼蟲有轉株為害習性。 [發生規律](1)發生世代。河北每年發生1代,合肥每年發生2代。(2)越冬。以蛹越冬。(3)發生時期。5~6月份開始羽化,卵成塊產于葉背。 [形態](1)成蟲。雌蛾體長24~31mm,翅展65~71mm。雄蛾體長20~27mm,翅展56~65mm。頭紅色。兩翅基片中前方各有一黑點。前后翅粉白色,前翅前緣鮮紅色呈一條紅邊,前后翅中室端各有一黑點。雄蛾后翅外緣有2個黑點,雌蛾的有3個或1個或沒有。腹部背面黃色,但第一節為白色。腹面白色。前足腿節外側紅色,內側白色。脛節外側白色,內側褐色。附節白色,但基部黑色。(2)卵。產成塊,無絨毛覆蓋,淡黃色,卵粒扁圓形,大小約0.7mm,表面有圓形微凹紋,卵頂有一個凹紋成孔狀、黑色。(3)幼蟲。幼小時體帶黃色,毛瘤紅色,體毛較稀。長大時毛長而密,老熟幼蟲體長45~55mm,體本色棕褐或黃褐,每節有12個毛瘤,上密生黑色叢毛,將蟲體完全遮蓋,連背中線也看不到。(4)蛹。體長約26mm,黑棕色,形似橄欖。 [習性]幼蟲孵化后群集為害,3齡后分散為害。幼齡幼蟲行動敏捷。 [防治](1)農業防治。耕翻土地,消滅表土或枯葉殘株內的越冬幼蟲。(2)化學防治。成蟲盛發期和幼蟲2齡前噴25%滅幼脲3號懸浮劑 500~600倍液,或40%氰戊菊酯乳油 3 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 2 000倍液,或20%滅掃利乳油,2.5%王星乳油 3 000倍液,或20%綠?馬乳油 2 000倍液。
更多問題,點擊聯系我們給我們您寶貴的建議。